大家好,我是天辰。感謝昨天閱讀、關注、分享、收藏的小伙伴們。下面我們進入今天的正題。一般裝修中施工順序按工種分為拆砌牆,水電,泥水舖貼(防水、衛生間下沉處理),木工天花吊頂,扇灰油漆,以及後續的主材安裝和家具進場。
施工進場通水通電後第一步工序就是安排人拆牆。平面方案和施工圖一定要在開工前確認後才安排人進場。否則今天一個想法,明天一個想法,工人師傅就有拆不完的牆。這種情況,一則浪費時間,二則浪費金錢。那麼我們如何界定哪些牆能拆,哪些牆不能拆呢?
去到房子現場,我們首先要觀察房子結構是什麼樣的。比如現在開發商用的鋼筋混泥土結構以及以前的磚混結構。這兩種是國內現代化比較常見的建築結構。當然也有更早以前的土磚結構的(市場已經淘汰了)。
鋼筋混泥土結構建築中有幾種辨別方法,最簡單不麻煩別人的方法就是在自己購房合同上看那張原建築圖。圖紙當中是黑色填充部分就是指的承重牆了。假如合同上的圖紙弄丟了,去物業那邊諮詢詳情況,正常情況下物業管理人員也會詳細解說哪些地方是不能拆的。從事這個行業的人員也有一套他自己的辨識方法,比如說樑和牆體的結合處就能看出來。還有一個標準就是承重牆厚度最少要22公分以上才能作為承重牆,不然即使它是鋼筋混泥土結構,也起不到承重的作用。(當然現在常見的是23,24,25這些尺寸,根據批盪厚度略有差別)
磚混結構的牆體大多數都是不能拆的,基本都是起承重作用的。這種結構常見於中低檔的住宅樓、別墅。購房時也需要了解清楚。
除了承重牆外,還有一種不能拆的牆體是剪力牆。承重牆是承受縱向承重的功能,剪力牆主要承受風荷載或地震作用的牆體。由於它這種特性,所以常規小區是比較少見的。海邊、地勢高或者是易震地區才會使用。
家庭裝修中,能拆的牆體有紅磚牆、輕質磚牆等(視開發商所用材料定)其厚度一般在15公分以下。大多數廚房、衛生間的牆體是可以拆的。
除了常見的牆體外,還有一些額外需要拆的,比如說飄窗、欄杆、外牆瓷片、防盜網等等。
飄窗分辨能不能拆主要看外牆結構,如果外牆看過去是空的,是百葉窗,那麼這種情況下飄窗就是不能拆的。反之如果它是實牆,就是可以拆的。
不能拆的飄窗剖面圖
欄杆,一般是做封閉式陽台或者重新更換防盜網的情況下才予以拆除。陽台或入戶的外牆瓷片或者外牆漆也是同理。
複式和別墅改造中最大的難題在於樓梯的安置位置。好的位置能讓整個房子的空間感觀完全不同。(當然有些小區設計特別合理的樓梯咱們是不用去動的)移動樓梯勢必會牽涉到樓板開孔和澆築。樓板位置到是可以重新選定開過,新位置樓梯上面最好是不要有橫梁結構。當然有橫梁也不是不能改動,只是改動的成本特別高。最好是選擇靠近承重牆的位置那一段拆除橫梁,然後重新補上橫梁結構。假如是開在中間的樓梯,兩邊都沒有承重牆,但是上面又有橫梁,這種情況下拆橫梁,需要重新澆築立柱支撐新築的橫梁結構。新澆築的立柱大小和位置根據樓板的恆荷載(指的就是固定的載重)和活荷載(體或者動物載重)計算。具體情況需要參照當地物業對改造的開放程度。
裝修中需要注意的地方多種多樣,遇到的問題也多種多樣。關注我,讓你在裝修中少走很多彎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