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牆真石漆塗料21條施工常見問題及解決方案
外牆塗料在施工過程中會出現各種問題,下面小編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真石漆施工過程常見問題和解決方法。
01慢乾和回粘
塗料刷塗後,漆膜超過規定時間仍未乾,稱為慢幹。若漆膜已形成,但仍有粘指現象,稱為回粘。
產生的原因:
1. 刷塗的漆膜太厚。
2. 前遍漆尚未乾透又刷塗第二遍漆。
3. 催干剂使用不當。
4. 基層表面不潔淨。
5. 基層表面未完全乾燥。
處理方法:
1. 對輕微的慢乾和回粘,可加強通風,適當提高溫度。
2. 慢乾或回粘較嚴重的漆膜,要用強溶劑洗淨,重新噴塗。
外牆真石漆
02粉化:塗刷後漆膜成粉狀
產生的原因:
1. 塗料樹脂的耐候性差。
2. 牆體表面處理不良。
3. 塗刷時溫度過低,導致成膜不好。
4. 塗刷時塗料摻水太多。
解決粉化的辦法:
先將粉化物清理乾淨,然後用性能好的封閉底漆打底,然後重新噴塗耐候性好的真石漆。
外牆真石漆
03變色和褪色
產生原因:
1.底材中濕度過高,水溶性鹽結晶在牆的表面造成變色及褪色。
2.劣質真石漆採用的不是天然彩砂,基底材料有鹼性,侵害了抗鹼性弱的顏料或樹脂。
3.氣候惡劣。
4.塗料選材不當。
解決辦法:
在施工中如果見到這種現象,可先將出現問題的表面擦去或鏟去,讓水泥完全風乾,然後加塗一層封閉底漆,選用好的真石漆。
外牆真石漆
04起皮和剝落
產生原因:
由於基底材料濕度太高,表面處理不干淨,加上刷塗方法不正確或使用劣質底漆,會造成漆膜脫離基層表面。
解決辦法:
碰到這種情況,應先檢查牆體是否滲漏,若有滲漏,應先解決滲漏問題。然後將脫落的漆及鬆動物質剝除,在有毛病的表面補上耐久性強的膩子,再封閉底漆打底。
05起泡
漆膜乾透後,表面出現大小不同突起的泡點,用手壓,感到有輕微彈性。
產生原因:
1.基層潮濕,水分蒸發引起漆膜起泡。
2.噴塗時,壓縮空氣中有水蒸氣,與塗料混在一起。
3.底漆未乾透,遇到雨水又塗刷面漆,當底漆乾結時,產生氣體將面漆頂起。
解決方法:
輕微的漆膜起泡,可待漆膜乾透後用水砂紙打磨平整,再補面漆;較嚴重的漆膜起泡,須將漆膜剷除乾淨,待基層乾透,針對起泡原因進行處理,然後再噴塗真石漆。
06起層(又稱咬底)
發生起層現象的原因是:
刷塗時底層漆未徹底乾透,面層的稀釋劑溶脹下層底漆,使漆膜收縮和起皮。
外牆真石漆樣板展廳
解決辦法:
塗層施工須按指定的時間間隔進行,塗層不能塗得太厚,底漆完全乾透後再塗面漆。
07流掛
在施工現場經常可以發現漆從牆面上流掛或滴下來,形成眼淚狀或波紋狀的外觀,俗稱滴眼淚。
產生原因:
1.漆膜一次塗得過厚。
2.稀釋比太高。
3.在沒有打磨的舊漆表面上直接塗刷。
解決方法:
1.多次塗覆,每次均塗薄薄一層。
2.降低稀釋比。
3.用砂紙打磨被刷物體舊漆面。
08起皺:漆膜形成起伏的皺紋
產生原因:
1.漆膜過厚,表面收縮。
2.塗第二層漆時,第一層還未乾透。
3.乾燥時溫度太高。
解決辦法:
為了防止出現這種狀況,應避免塗得太厚,刷塗應均勻。刷塗兩道漆間隔時間一定要足夠,要保證待第一層漆膜完全乾透後再塗第二道。
09存在的交叉污染嚴峻
產生原因:
面層在施工過程沒有留意到在分格上的分佈,造成外形脫軋。
解決辦法:
在施工過程必須要遵守每一個施工步驟來完成,盡量避免交叉污染的破壞,同時,我們可以選擇具有抗老化,抗高溫以及抗強烈照射的輔助塗料來填補,也可以保證交叉污染的減少。
10泛起大量的抹紋不平現象
產生原因:
水泥砂漿面積大,造成乾燥時間慢,這樣會產生開裂以及空鼓現象;MT-217膨潤土應用於真石漆中,施工爽滑容易批刮。
解決辦法:
進行平均的分格處理,在基屋抹灰過程中,進行對砂漿均勻的配合。
真石漆車間
11遇水發白,抗水性差
現象和主要原因:
一些真石漆經過雨水沖刷和浸泡後會明顯發白,天氣晴朗後又恢復原來的狀態,這是真石漆抗水性差的直接表現。
1.乳液品質較低
低檔或低價位乳液為了增加乳液的穩定性,往往會加入過量的表面活性劑,這些表面活性劑會大大降低乳液本身的耐水性。
2.乳液用量過低
高品質的乳液價格較高,廠家為了節約成本,只添加少量的比例乳液,從而使得真石漆乾燥後漆膜疏鬆、不夠緻密,漆膜吸水率比較大,黏結強度也相應降低,一旦遇到長時間的陰雨天氣,雨水就會滲透到漆膜裡,導致真石漆發白。
3.增稠劑過量
廠家在製造真石漆時,往往會加入大量的羧甲基纖維素、羥乙基纖維素等作為增稠劑,這些物質都屬於水溶性或親水性,塗料成膜後留在塗層中,大大降低塗層的耐水性能。
解決方法:
1.選擇優質乳液
要求廠家選用耐水性非常優良的高分子丙烯酸聚合物作為成膜物質,從源頭上提高真石漆的耐水性。
2.增加乳液比例
要求廠家增加乳液的比例含量,對真石漆乳液的添加量做大量的對比試驗,確保真石漆施工後得到一個緻密完整的漆膜,阻擋雨水的侵襲。
3.調整親水物質配比
為保證產品的穩定性和施工性,添加纖維素等親水物質是必需的,關鍵是找到一個精確的平衡點,這就需要要求廠家通過大量反复的試驗,研究纖維素等親水性物質的合理配比。既保證產品的效果,又能將對耐水性的影響降到最低。
12噴塗飛濺,浪費嚴重
現象及主要原因:
有些真石漆在進行噴塗時會掉砂,甚至會四處飛濺,嚴重時可浪費1/3左右。
1.碎石級配不當
真石漆中天然碎石顆粒不能採用均勻大小的顆粒,必須採用大小不同的顆粒混合搭配,如果採用均勻顆粒或顆粒搭配不合理,均會造成噴塗飛濺。
2.施工操作不當
可能是噴槍口徑太大、噴槍壓力選擇不當等因素也會造成飛濺。
3.塗料稠度不當
塗料稠度調製不當也會造成噴塗時掉砂和飛濺,嚴重浪費材料。
解決方法:
1.調整碎石級配
通過施工現場觀察發現,過多使用粒徑小的天然碎石會使漆膜表面質感偏低;過度使用粒徑大的碎石,則容易造成飛濺和掉砂,只有按一定級數配比,才能達到均勻統一。
2.調整施工操作
如果是噴槍原因,則需要調整噴槍口徑和壓力。
3.調整塗料稠度
如果是塗料稠度造成原因,則需要調整稠度。
13真石漆發花
現象及主要原因:
1.基層酸鹼度的影響,酸鹼度大於9,就會導致發花現象。
2.施工過程中薄厚不均勻容易出現發花,此外真石漆噴塗用量過少、漆膜太薄也會造成發花現象。
3.真石漆生產過程中,纖維素比例過高,是發花的直接原因。
解決辦法:
1.嚴格控制基層酸鹼度,使用抗鹼封閉底漆做封底處理,防止鹼性物質析出。
2.嚴格執行正常施工用量,不偷工減料,正常的真石漆理論塗佈量為3.0-4.5kg/平米左右
3.按合理比例控製作為增稠劑的纖維素含量。
14真石漆黃變
真石漆黃變簡單來講就是顏色發黃,影響美觀。
現象及主要原因:
生產商採用了較差的丙烯酸乳液作為粘結劑,乳液經過太陽紫外線照射會發生分解,析出有色物質,最終造成黃變現象。
解決方法:
要求廠家選用優質乳液作為粘結劑,提高產品品質。
15漆膜過軟
現象及主要原因:
合格的真石漆漆膜會很硬,用指甲無法扣動。漆膜太軟主要是由於乳液選擇不當或含量較低,造成漆膜成膜時的塗層不夠緊密。
解決方法:
生產真石漆時,要求廠家不能選用與製造乳膠漆相同的乳液,應選擇粘結力較高、成膜溫度更低的複合溶液。
16色差
現象及主要原因:
同一牆面沒有使用同一批號的塗料, 兩批塗料存在色差。真石漆塗層色彩完全由砂石顏色決定, 出於地質構造的緣故, 每批彩砂難免有色差, 所以在進材料時,最好要選用同一批石礦加工的彩砂, 進貨一次要進全, 以減少色差。塗料儲存時分層或表層出現浮色, 噴塗前沒有充分攪拌均勻。
解決方法:
同一牆面盡量使用同一批號的塗料;塗料儲存時分批放置;噴塗前應充分攪拌均勻後再使用;在進材料時,最好要選用同一批石礦加工的彩砂, 進貨一次要進全。
17塗層不均勻、接茬明顯
現象及主要原因:
沒有使用同一批號的塗料;塗料儲存時分層或表層出現浮水, 噴塗前又沒有充分攪拌均勻,塗料粘度不同;噴塗時空氣壓力不穩;噴塗時噴槍噴嘴的口徑因磨損或安裝錯誤而發生變化;配合比掌握不准,摻加料不均勻;塗層厚度不一致;施工洞口等封堵不及時或後補造成接茬明顯;面層施工沒將茬子甩在分格處或不明顯處,而是無計劃亂甩槎形成面層塗層接茬明顯可見。
解決方法:
應安排專人或廠家對配合比、稠度等相關因素進行控制;施工洞口或腳手架的搭設口等應提前封堵修補完成;盡量使用同一批號的塗料;塗料儲存時分批放置,噴塗前應充分攪拌均勻後再使用;噴塗時及時檢查噴槍噴嘴,調整噴嘴壓力;施工中間甩槎,必須把茬子甩到分格縫或管後不明顯的地方,嚴禁在塊中甩槎;二次接茬施工時注意塗層厚度,避免塗層重疊,形成深淺不一。
18塗層起泡、起鼓、開裂
現象及主要原因:
塗料施工時基層的含水率過大;水泥砂漿、混凝土基層因齡期不夠,或因養護溫度過低而強度不夠,混合砂漿基層設計強度偏低, 或者施工時配合比不正確;沒有使用封閉底塗料;主塗面還沒有完全乾燥即塗裝罩面塗料;基層開裂,底層抹灰沒按要求分格,或分割塊太大;水泥砂漿面積過大,乾縮不一,會形成空鼓及裂縫,底層的空鼓以至將面層拉裂;水泥砂漿沒有進行分層抹灰保證基層的抹灰質量;一次噴塗量太大, 塗層太厚,又稀釋不當;塗料本身性能存在缺陷等都易引起塗層開裂;天氣溫差大,致使內外層乾燥速度不同,表乾裡不干形成裂縫。
解決方法:
打底灰應按要求進行分格;在基層的抹灰過程中應嚴格砂漿的配合比和進行分層抹灰;按施工程序和規範施工;嚴格把關原材料質量;改用小嘴噴槍,薄噴多層,盡量控制每層的干燥速度,噴塗距離以略遠為好。
19塗層脫落、損傷
現象及主要原因:
塗料施工時基層的含水率過大;受過外力機械衝撞;施工氣溫太低而造成塗料成膜不好;揭去膠帶時間不適或方法不當造成塗料損傷;外牆底部未做水泥腳線;未使用配套封底塗料。
解決方法:
按施工程序和規範施工;施工過程中註意成品保護。
20施工時的交叉污染嚴重、變色
現象及主要原因:
塗層顏料褪色,經風吹、雨淋、日曬顏色變化;施工時各專業之間的施工順序不當造成交叉污染。
解決方法:
要求選用抗紫外線、抗老化、抗日光照射的顏料的塗料,施工時嚴格控制加水,中途更不能隨意加水以保證顏色一致;為了防止面層的污染在塗層完工24h後及時刷一道罩面漆。刷罩面漆時注意防止流淌或過厚形成花感。施工過程中應按照施工程序組織施工避免施工時專業的交叉污染或破壞。
21陰陽角裂縫
現象及主要原因:
有時在陰陽角處出現裂縫,陰陽角是兩個面交叉,在乾燥過程中會有兩個不同方向的張力同時作用於陰陽角處的漆膜,易裂縫。
解決方法:
發現裂縫的陰陽角,用噴槍再一次薄薄的覆噴,隔半小時再噴一次,直至蓋住裂縫;新噴塗的陰陽角,則在噴塗時注意不能一次噴厚,採取薄噴多層法,噴槍距離要遠,運動速度要快,且不能垂直陰陽角噴,只能採取散射,即噴塗兩個面,讓霧花的邊緣掃入陰陽角。
|